校长读书心得

时间:2025-09-30 16:06:20
校长读书心得

校长读书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长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校长读书心得1

本学期,读了赵国忠的《校长需要什么》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对学校的管理感触很深,现结合08寒假培训,浅谈其体会。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细节是什么呢?我们理解为一种有长期准备的、积淀的,从而获得的机遇,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眼光,更是一种智慧,对于办学者,细节关系着学校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20xx年寒假,在黔西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在乡中心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参加了黔西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期间,聆听了教育局罗局长的重要讲话、局相关领导关于学校安全、教学常规等讲座,亲眼目睹了黔西三小校的办学成就和管理成效,感受颇深,启发亦多,尤其在于办学理念、管理手段方面的体会和思考,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思想和激励起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深深地感到肩负的责任,清楚地知道细节对于办学和管理的重要性。

一、学校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一个学校在做,另外的学校也在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黔西三小、三中的校长经验交流给了我一些启发。首先,搞好学校管理,校长一定要有思想、有理念,学校管理才有特色、有成绩。一个没有思想、缺乏理念尤其是先进理念的校长显然是不可能有良好管理效果的。其次,要强调制度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升华到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的高级层次上。制度管理是保证基本规范、规则和规矩落实到位的基本手段。只有良好制度管理的学校才有科学、文化管理的发展。再次,要以"人文关怀"为灵魂,"潜心服务"为核心,落实""严细管理"。归根结底,学校的管理基本大同小异,关键在于细节的落实问题上,什么是抓大放小?学校的事是没大没小的。访每个老师、改善办公条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实现管理的高效和办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始终注重抓细节、抓落实。他们每到节假日走访老师、带去问候,从而凝聚人心,激发起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爱校情感;他们坚持一种朴实的德育思想,重细节、重基础,重每个学生的道德品行培养。短短几年,学校成为一所人心凝聚、蓬勃向上,管理高效的名校。按他们校长的话说:"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带头干实事"。"管理就是要把握宏观,观察微观,直面难关"。他们高度重视、尊重关爱每一名师生的生命,培养师生的综合素养。在这样的校园里,师生们言谈举止,精神风貌,处事为人处处透出一种文化的味道,奉献的境界。黔西三小则以厚重的文化底蕴、科学、人文的管理特色,把落实管理的细节变成中营人的内驱力,不断地推动中营的发展和壮大,创造着中营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总之,这些学校的管理也好,特色也好,不难看出,就是细节落实得好。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办学和管理能够离开细节的落实到位。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的学校管理者,往往是不会成功的,而只能成为夸夸其谈的说教者。无疑,作为学校工作领导者、管理者、服务者的校长,更要有管理上细中见精的功夫,小中见大的智慧,伟大与平凡的辩证胸怀,树立凡事无小事的思想,简单不等于容易的观念。工作中既要有高赡远瞩的眼光,更要有细枝末节的心眼,密切关注和思考细节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强、真正做出成绩来。

二、教师的发展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是质量?是规范?是效益?我们认为学校管理的落脚点是发展,是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没有了人的发展(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谈什么都是无意义的。在学校,尤其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学生,学校的发展上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教师干部的能力,人品、人气、大胸怀,大气度,大境界,把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制度化、常规化、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干部教师培训体系。

2、培训方式的主题化:几乎所有的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都以"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培养、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专业化的发展。中营小学的"以课带研、以研带训、研训结合"的培训主题很有特色,他们长年坚持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的"三格"课:即年青教师的"合格"成长课、中青年教师的"升格"实践课和骨干教师的"风格"展示课。他们充分利用中营百年文化的底蕴促使教师自觉置身于研训活动中,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自觉加以重视并积极实践。黔西三小更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培养教师勤于钻研,专业发展,以德育德、以智启智,以心换心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快乐发展,他们的小班化教学模式确实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施途径,值得借鉴。

三、办学的规范

1、办学行为上:客观地讲,自实施义务教育新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后,各地、各校的办学手段正在逐渐走向规范。沙坪坝区西部的学校也不除外,由于全部担负着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所以都能以大局为重,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违规补课,乱办班等行为。我们区的情况,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落实是否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与天津南开区的几个学校进行了交流,大致差不多。比如乱收费问题基本没有了,周末补课也停了,、实验班,特长班也取消了。

这次学习,既是我们学习、借鉴的一个平台,更为我们办学行为的规范、办学理念的提升,办学精神的升华提供了良好的价值评判和自身审视,尤其对于所观所闻而激发的思考,亦或不解显得更有价值,它会不断地激励我们去思考、解惑甚而至于我们的斗志。

1、教育的均衡在哪里?陶行知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对学生的人格而言之的,对学业、学知、掌握技能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人不同就有千差万别。我们面对的是这么多层次不同,心理差异的学生,如何使老师们做到能力,知识、品行上的有教无类?是一个难上加难完成的命题。如果我们都用"人人都比以前有点进步"的思想来完成这个命题话,也就显得肤浅了些,此其一。其二,校际之间的办学均衡,这可能是一个更难完成的命题。天津也好、上海也好、北京也好乃至全国其他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也好,没有差别的学校哪里有?我区率先在重庆市提出均衡教育的发展观无疑是办学思想上的重大突破,我等基层学校无不拍手称快。近几年教委花大力气打造均衡教育,在硬件上按步骤、按计划,逐步实现均衡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部也看到了希望。但仍然有疑惑,软件的均衡又在哪里?!大面积的农村学校靠什么吸引人才?据说安徽铜陵地区的均衡教育还可视为榜样,我们多么希望这束均衡教育的阳光也能让大家一起灿烂啊!当然,我们始终会坚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2、课程改革的效果在哪果?轰轰烈烈 ……此处隐藏25921个字……

家庭是滔滔大海上神奇的浪花,从这一朵朵浪花上能够飞出美好。如果家庭没有孕育世间美好事物的神奇力量,学校所能做的就永远只是再教育了。”

“作为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培养成好公民,好劳动者,好儿子好女儿和好的父母,同样能向社会证实你们的价值。”

4、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教育体系

“与你骨肉相连的婴儿开始呼吸、慢慢睁开眼睛,看着世界;从这一刻起,你就把巨大的责任放在了自己的肩上。你看孩子的每一个瞬间,你也在看你自己,你教育孩子,你也在教育你自己,在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在延续人类的同时,也在孩子身上复制着自己。这种复制行为的自觉程度,取决于父母对人类、对孩子未来的道德责任感。我们把这种复制称作教育,她的每一个瞬间都在创造未来,都在为了未来。”

5、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教育体系

“无论你在生产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你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你都要记住:在你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等着你,这就是教育孩子。”

“没有时间教育儿子一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尊敬的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不受教育,学识浅薄,在道德方面一无所知就如同发动机已损坏的飞机,一旦飞上天,不仅自毁无疑,还会给别人带来伤亡。”

6、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教育体系

“一个好丈夫用自己的爱为自己的家庭创造幸福。就像太阳的光和热度能使玫瑰盛一样,父亲的爱也能使孩子品德变得高尚。”

“孩子是从母亲怎样对待父亲、从父亲怎样对待母亲开始逐渐认识人的世界,他们最初的善恶观念正是由此开始形成的。”

“这个世界为人类愿望之花开得兴盛灿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只有那些能够主宰自己欲望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亲爱的父母,请记住这句话,用它来教育您的孩子!”

校长读书心得14

陈荣华书记推荐的文章《守住快乐之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文章的来源?我注意到了,这篇文章选自《党建文汇》杂志的卷首语。“党建文汇”四个字在文章的右下角的页脚上,字体很小很容易被大家忽视。我为什么要和大家聊这个细节呢?一是想告诉大家,要细心观察;二是想提醒大家,像陈书记一样关注自己身份,多看看与自己学科相关的杂志。

看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自己曾经做过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学校的教学楼和一行字:“快乐工作,开心生活”。我一直奉行这句话,收获着践行这句话所带来丰硕果实。如何让人活得快乐?文章中提到了三点,分别是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和自得其乐。大家读后都很认同,叶小青老师写到:“人生知足,才会快乐。引用我老爸的一句话‘人的眼睛要看地,不要看天。’这句话的意思说,往下看是可以看得到地的,往上看天,是看不到顶的。”周翔老师最近在看《白说》,他结合《白说》他写下了自己的观点。也有的老师,结合自己当下所遇到的一些事情,写出自己读完文章的感受。

每一个人都能从文章中找到自己快乐的办法,但是真正想快乐起来,又像登天一样,真的好难!首先说,知足常乐吧。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可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十三年前,我有了汽车驾驶证。那时,车还是属于奢侈品,路上很少有车,学校里就更不用谈了。有了证的我,是多么想拥有一辆汽车,时常梦里开着车出去兜风。我计算着一年工资多少,车的养路费多少,一年的汽油费是多少,算来算去,硬着头皮去买了吉利美日的二手车。拿到车完全不亚于中了五百万的心情,天天洗车打蜡,给车买这买那。这样的日子实在太幸福了。慢慢地,买车的人多了,我又开始羡慕别人买的新车。在羡慕中,丢失了自己原有的幸福感。

“知足常乐”太不容易了!后来,我开始接触到了传统文化,知道了人生还有另一种方向——向内而求。自费参加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培训,遇到了许多贵人:企业家、教授、乞丐等各种身份的人。给我影响最大的一个女企业家,她从不管理自己的企业,她只去做公益事业,去做传统文化公益培训。我问她:“您的时间都花在了做公益事业上,企业怎么办呢?”她说:“我在传播传统文化,自然就会有人来替我管理企业。”原来如此,她常年做好事,一次与一位留学日本回来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在东北同住一屋,共同帮助当地老百姓修建一条道路,彼此互相认识。于是这位高级管理人才,不谈任何工资就来替她管理企业了。正如这位企业老总所说的,人心是会感召的。

再说另外一个人,她是一名乞丐,每天推出两个轮子行走在大街上行乞。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他每天要的钱,只保证自己的温饱,其余全部都是捐赠的。从这两个人身上,我猛然发现,当一个人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时,他的形象是如此高大,他的人生是值得众人的尊重的。

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开始变得不再那么向往豪车与豪宅,而转向了追求自我的成长、追求自我在不同岗位上实现自己对这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20xx年,可以说我的周末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崇德书院过的,我在那里做义工,经常一呆就是三天。我不会有周末的时间被占用的抱怨,取而代之的是,每一次到了书院,我总觉得灵魂变得更纯净了。回到学校,那种干劲是使不完的。于是,我慢慢地领悟到了,最好的公益事业,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越做,越开心;越做,越能够承受各种困难。我觉得一切困难都是磨练自己、成就自己,应该要好好珍惜这一次次的磨练。

如果说做好教育,是在帮助他人成就更好的自己,那么我这种寻找快乐的方式,也可以称得上是助人为乐。当一个人把帮助别人当作快乐时,他真的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这几年,我一直在享受着这样的人生之乐。

第三种快乐,叫自得其乐。我觉得它应该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快乐,我们唯有慢慢修炼,把工作当作修行,方可达到的境界吧!

校长读书心得15

《给校长的建议———101》写了14名中小学校长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他们善于观察、敏于思考、勇于改革、不断进取;他们德才出众、办学业绩突出,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他们善于学习、自我修炼、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富有真切感,给人以深远启示。

这是一本写给校长的书籍,里边有很多新的观点,比如说: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育就是服务等等,我看完之后受益匪浅。他们独特的个性特点、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等等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借鉴,用到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或是班级管理当中。读完了这本书,自己好像也一一去这些名校参观学习了一番,感觉真是棒极了!

通过学习,我还发现这些名校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极爱阅读。有一位校长甚至提出:教师唯有阅读才能拯救自己!如果一个老师不会阅读,不爱阅读,那么他就没有办法做到自我教育,终身学习!我自己想想深有同感,只有爱阅读的人,才会善于思考,他的思想才有深度,也才会觉得自己的心灵始终是充实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智慧的灵光才不会枯竭。

原来自己不经常阅读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书本有这么大的魅力,只是觉得一天一天时间过得很快,但是又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心里很空虚!而当自己手捧着书本,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读书真的是一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而这,是不喜欢读书的人永远所不能体会的!

《校长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